清洗大比拼
玻璃杯人工清洗方式和机械清洗方式的对比
右角内是一种仍然广为沿用的传统清洗方法:用手清洗玻璃杯。
左角内是今天的挑战者:洗杯机。
比赛的淘汰标准是什么?谁有资格在左侧打勾?
谁能夺得卫生安全的冠军?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 1 回合:洗涤过程
机械方式:
将玻璃杯都装入一个篮子里,然后送入洗碗机。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按下启动按钮。
其余的工作交给机器自动处理,员工不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 这样可有效避免发生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 整个流程的时长和其它全部参数均由相应的程序设定
- 洗涤过程在机器内部进行,也就是说在封闭的系统内完成,不会释放任何形式的气溶胶(微小的液滴会在空气中传播病原体)
- MEIKO 热回收功能(AirConcept 或 ComfortAir)减少了蒸气的逸出,从而实现卫生的室内环境
- 安全有效的洗涤过程,可查看和评估相应参数
热回收:优良的室内环境、更高的能效
热回收确保优良的室内环境和更高的能效。
人工方式:
将玻璃杯依次放入洗手槽中,用刷子或海绵洗刷一遍,然后在清水中快速冲洗一下,并再次放回到柜台中。还可使用餐巾布。
必须要定期更换洗涤水,并检查洗涤液中洗涤药剂的剂量和温度。
- 极易出错
- 需要很多人力来保持环境卫生,费时费力
- 洗涤过程中,通过洗涤槽释放气溶胶和蒸汽,因此可能会通过空气向整个空间传播病菌
- 没有安全有效的过程
第 2 回合:洗涤温度
机械方式:
洗杯机洗涤周期的水温为 60 °C,漂洗过程的水温为 65 °C。
- 由于具有足够的高温,因此可达到安全卫生的洗涤效果
- 双层壁式结构可抵消波动,保持温度恒定
- 除非达到所需温度,否则洗涤程序会自动延长(延长运行时间)
人工方式:
建议手洗的水温至少要达到 45 °C。
- 无法达到安全卫生的洗涤效果
- 温度太低则无法使某些病毒灭活(只有 60 °C 的温度下才能实现),也不能将某些物质彻底清除(如清除 脂类要达到 55 °C 的温度)
- 皮肤无法承受太高的温度
- 洗手槽也不能保持恒定的温度
第 3 回合:洗涤药剂
机械方式:
所需的清洁剂和漂洗助剂在每个加注循环时会从相连的化学制剂罐体中自动输送到缸体或锅炉内。
- 药剂组份的正确添加剂量由洗碗机控制
- 自动流程在洗碗机内部完成
- 始终确保可用性(需要补充化学制剂时,会及时显示屏幕消息)
人工方式:
清洁剂和漂洗助剂需手工添加到洗涤水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检查洗涤水中的化学剂的剂量。但现实中能否真正实施,尤其是忙碌时能否使用正确的剂量是难以把控的。
- 无法一直保证药剂正确的剂量
- 极易出错
- 药剂添加过多:损伤皮肤,玻璃杯留有异味
- 药剂添加过少:药剂不能达到真正的效力(特别是接触时间很短的情况下)
第 4 回合:洗涤机械力
机械方式:
商用洗碗机具有多种程序,可根据餐具的脏污程度进行选择,然后放心运行。
- 启动柔和,可保护玻璃杯
- 沾染的病菌能够可靠地冲刷干净
- 洗涤过程在机器内自动完成
人工方式:
人工清洗是否彻底,以及清洗的时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此时他是否正承受时间的压力。
- 可能会受到环境(忙碌程度)和配备(如是否使用海绵等)的影响
- 卫生隐患:海绵(通常携带大量的病菌)
第 5 回合:洗涤时间
机械方式:
根据篮子、机器以及玻璃杯的大小,洗杯机在 90 秒内可清洗高达 25 个玻璃杯。
- 比清洗工处理更多的玻璃杯
- 一键完成,然后员工可以招呼客人、提供服务或去做其他工作
第 6 回合:干燥过程
机械方式:
洗涤过程结束后,可将篮子内的碗碟取出来。应该将它放在洗碗机旁边一小会儿,以便通过自身热量将残留水分蒸发掉。
- 不需要擦拭和烘干,尤其是在使用了 MEIKO 的 GiO 模块(选配的反渗透系统)和 MEIKO 的 AirConcept 或 ComfortAir(支持烘干的热回收功能)的情况下
- 没有人工投入和人力成本
- 根据我们的经验:减少了 23 % 的玻璃杯破损几率
- 干燥过程安全卫生
- 无需打理多余的餐巾布
热回收:优良的室内环境、更高的能效
热回收确保优良的室内环境和更高的能效。
人工方式:
端给客人或倒入饮品的玻璃杯中经常有水残留。或者要把它们晾起来。经常还要使用餐巾布把要放入柜台的玻璃杯擦干。
- 存放、晾干、擦干都需要占用额外的地方
- 晾干和擦拭都需要占用员工的时间
- 增加了玻璃杯破损的几率(每年 33 %)*
- 卫生隐患:餐巾布(每天要多次更换,用过的餐巾布要在至少 60 度的温度下清洗)
* 洗涤配件经销商 Fries-Rack 了解到,餐饮业中每年有 33 % 的玻璃杯发生破损。主要原因:人工擦拭。